how to be a good phd

学生研讨会

刘知远

选题和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
文献阅读+沟通能力(导师、师兄、同辈)+坚持不懈耐心+代码能力+数据分析+英语能力

主要是讲最开始如何去开始这个问题,学术研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重要的问题+新颖的方法+努力、积累、坚持(主观能动性)

博士不同时期不同的追求:解决开放问题(填坑)—-》相关领域的专长—–》引领工作(挖坑)

研究方向的选择:兴趣爱好、社会需求、个人特长的交集

研究建议

正视自己的特点: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性

第一项工作的时候:负责模型的具体设计和实现,师兄负责选题、技术路线、论文写作

首次完成一个工作之后,可以在选题上承担更多责任,从而得到全面锻炼

迅速进入研究实战状态!!!

科研是高优先级

坚持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交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如何查阅文献

如果想到一个idea,第一步,粗粒度的文献调研,再就是google scholar,顶会

题目越短的文章越需要读

arxiv订阅!

看论文

顺序:题目、摘要、导论、结果、模型、参考文献

如何选题

如何找问题:颠覆性思考

哪里人少去哪里?

读paper读paper读paper读paper读paper

熟知学术界动态

富有远见

做好不认可的准备(读博之后)

注意::语言学相关领域文章???? nips和icml的新的方法!!!!!!

博士

多份工作穿起来,长期考虑

问题:新瓶新酒、如何看待和师兄沟通中的对自己安排的过快或者过慢(和其本身性格有关),以及老师不亲自带

邱希鹏写作

为什么要写

一流高手提问题,二流高手解问题,三流抄问题

写作

以读者为中心,逻辑清晰,易于复现

大部分审稿人

5分钟:标题、摘要、introduction、related work、conclusion

所以要在abstract就要说服审稿人

写作时间轴

问题–》挑战–》方法–》贡献

具体写法

摘要:概括工作,不要说细节,只说贡献和解决的问题,外行也看懂,不要有公式

介绍:一页半,再说所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定要逻辑性非常强,不要有废话,充分体现逻辑性,不要跟摘要重复,妙用转折、烘托,一定要用起承转合

一定要看adverarial multi- learing for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方法:可以先介绍背景知识(baseline),从而有利于对比baseline和的introduction里面论证进行解释,必要的问题形式定义,图

where不缩进

实验:贡献的证据、扎实:大量、可靠:实验设计层层递进、有逻辑性 不辞辛劳、做到极致!! 数据集介绍、超参设定。辅助实验说明为什么要用这个超参

在caption里面说描述,而不是正文,更易于去找

别人会关心的问题:比如速度、收敛速度,比如错误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好。

相关工作:为读者梳理历史脉络,而不是贬低 ,参看文献的罗列一定要描述完善。 对比是为了表现你的创新性,向审稿人说明你对本领域的深刻把握

标题:问题+方法+贡献

tikz!!、gnuplot、metapost

语法:wwww.grammarly.com

好好用google

万小军 如何看待困难和挫折

答案:重在坚持、努力克服

因素

环境、能力、投入、运气

环境

老板水平、实验室氛围、硬件

能力

调研能力:选题

学术思维能力:博士生要培养自己的学术思维

代码能力:这是必备技能

沟通能力:不要一个人闷着,寻找帮助

写作表达:论文

投入

时间、效率、思想

运气

课题的选择

实验结果

论文投稿

!!!! 夏令营的时候一定要吹王选

不能做一个idea就废掉、做一个idea就废掉!!!!!!!!!!

林衍凯

必须要面临选择 热门和冷门

一定要自己感兴趣。即将成为热门

压力是肯定的,要坚持,

motivation太强了

论文提前一个月写完,你不是超人

学术报告

简介、模型、模型、模型、实验、结论

为什么做报告

1.抓住眼光,重要的前移
2.模型描述有所取舍
3.用流程图等可视化
4.考虑对齐等设计模式

simon:how to give a great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