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正则化方法和七大优化策略

梯度下降是一种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的误差而决定参数的最优值,进而提升网络的性能。但它在处理高度非凸函数和搜索全局最小值时也存在很多局限性。

正则化技术令参数数量多于输入数据量的网络避免产生过拟合现象。正则化通过避免训练完美拟合数据样本的系数而有助于算法的泛化。

正则化

正则化技术是保证算法泛化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算法正则化的研究成为机器学习中主要的研究主题。此外,正则化还是训练参数数量大于训练数据集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关键步骤。正则化可以避免算法过拟合,过拟合通常发生在算法学习的输入数据无法反应真实的分布且存在一些噪声的情况。

数据增强

数据增强是提升算法性能、满足深度学习模型对大量数据的需求的重要工具。数据增强通过向训练数据添加转换或扰动来人工增加训练数据集。数据增强技术如水平或垂直翻转图像、裁剪、色彩变换、扩展和旋转通常应用在视觉表象和图像分类中。

L2 正则化(权重衰减)

L1 和 L2 正则化是最常用的正则化方法。L1 正则化向目标函数添加正则化项,以减少参数的绝对值总和;而 L2 正则化中,添加正则化项的目的在于减少参数平方的总和。根据之前的研究,L1 正则化中的很多参数向量是稀疏向量,因为很多模型导致参数趋近于 0,因此它常用于特征选择设置中。机器学习中最常用的正则化方法是对权重施加 L2 范数约束。

L1 正则化

L1 正则化在零点不可微,因此权重以趋近于零的常数因子增长。很多神经网络在权重衰减公式中使用一阶步骤来解决非凸 L1 正则化问题 [19]。L1 范数的近似变体是:

在《深度学习》一书中,参数范数惩罚 L2 正则化能让深度学习算法「感知」到具有较高方差的输入 x,因此与输出目标的协方差较小(相对增加方差)的特征权重将会收缩。而 L1 正则化会因为在方向 i 上 J(w; X, y) 对 J(w; X, y) hat 的贡献被抵消而使 w_i 的值变为 0(J(w; X, y) hat 为 J(w; X, y) 加上 L1 正则项)。此外,参数的范数正则化也可以作为约束条件。对于 L2 范数来说,权重会被约束在一个 L2 范数的球体中,而对于 L1 范数,权重将被限制在 L1 所确定的范围内。

Dropout

Bagging 是通过结合多个模型降低泛化误差的技术,主要的做法是分别训练几个不同的模型,然后让所有模型表决测试样例的输出。而 Dropout 可以被认为是集成了大量深层神经网络的 Bagging 方法,因此它提供了一种廉价的 Bagging 集成近似方法,能够训练和评估值数据数量的神经网络。

Dropout 指暂时丢弃一部分神经元及其连接。随机丢弃神经元可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指数级、高效地连接不同网络架构。神经元被丢弃的概率为 1 − p,减少神经元之间的共适应。隐藏层通常以 0.5 的概率丢弃神经元。使用完整网络(每个节点的输出权重为 p)对所有 2^n 个 dropout 神经元的样本平均值进行近似计算。Dropout 显著降低了过拟合,同时通过避免在训练数据上的训练节点提高了算法的学习速度。

Drop Connect

Drop Connect 是另一种减少算法过拟合的正则化策略,是 Dropout 的一般化。在 Drop Connect 的过程中需要将网络架构权重的一个随机选择子集设置为零,取代了在 Dropout 中对每个层随机选择激活函数的子集设置为零的做法。由于每个单元接收来自过去层单元的随机子集的输入,Drop Connect 和 Dropout 都可以获得有限的泛化性能 [22]。Drop Connect 和 Dropout 相似的地方在于它涉及在模型中引入稀疏性,不同之处在于它引入的是权重的稀疏性而不是层的输出向量的稀疏性。

早停

早停法可以限制模型最小化代价函数所需的训练迭代次数。早停法通常用于防止训练中过度表达的模型泛化性能差。如果迭代次数太少,算法容易欠拟合(方差较小,偏差较大),而迭代次数太多,算法容易过拟合(方差较大,偏差较小)。早停法通过确定迭代次数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对特定值进行手动设置。

优化技术

动量(Momentum)

随机梯度下降和小批量梯度下降是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优化技术,然而在大规模应用和复杂模型中,算法学习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而动量策略旨在加速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具有较高曲率的情况下。动量算法利用先前梯度的指数衰减滑动平均值在该方向上进行回退 [26]。该算法引入了变量 v 作为参数在参数空间中持续移动的速度向量,速度一般可以设置为负梯度的指数衰减滑动平均值。对于一个给定需要最小化的代价函数,动量可以表达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I4MjgzMw==&mid=2650734959&idx=1&sn=717b747cec3fdc7a4b9aa08c5f1195af&chksm=871ac511b06d4c0734c5d66953c66210206693be9a6f7d5346a9c86cc801b3a0559a3700fc8f&mpshare=1&scene=23&srcid=1220XBPoXX3xnDouAigwXqSz#rd